虚拟偶像直播带货优劣势分析
虚拟直播软件优惠 qq:821081610 电话13785208521
1. 优势
(1)趣味性
形式:虚拟主播形式的新鲜感和独特的形态,更能够吸引用户关注和互动;
互动:虚拟主播可以运用技术加持更多虚拟效果,扩大用户的想象空间(未知和莫生总是最吸引人的),与所售商品特点或者活动环节相结合让用户获得更多的虚拟体验。
(2)特异性
人设:大多数虚拟主播自带IP或者拥有角色设定,它可能具备一些特殊技能和独特鲜明的性格特征,相对于头部以外“千篇一律”的真人主播,虚拟主播人设和形象的特殊性会非常突出,对年轻用户有很大的吸引力也具有更强的引领性;
直播间场景:虚拟主播的世界观或者存在空间设定与真实世界有所区别,这种空间特异性可以运用到直播间,直播间可以有非常大的设计自由度,不受场地空间的限制,又能和虚拟主播完美融合;
商品:虚拟主播可以根据IP属性、粉丝受众来匹配的商品,这部分商品相对于真人主播对用用户更有说服力。
(3)高自由度
相对于真人主播表情举止丝毫毕现,虚拟主播的中之人不需要露脸,因此可以降低主播自身的怯场、不适应、表现力不足等等问题,也不需要像真人主播一样背词,哪怕没人观看也不会有心理负担,这些不利因素的避免有助于中之人更自由自信的发挥。
(4)稳定性
真人主播无法替代,而虚拟主播由于形象的版权属于企业,即便中之人替换,也不至于直接失去虚拟主播本身,产生的不利影响较低。真人主播有一定的粉丝积累和名声后,各方面的行为举止会被过度关注,即影响主播又对企业有风险,而虚拟主播人设固定,也没有现实生活的干扰,使用起来更加稳定安心。
(5)价值衍生
对于拥有高热度IP的虚拟主播,直播带货是其破圈收获粉丝,扩大影响,增加变现的有利途径;对于低热度IP的虚拟主播,主播可以稳固形象,聚集粉丝,逐步扩大影响,推广IP;对于没有IP的虚拟主播,可以在直播中在与用户交流中逐步完善人设形成IP,或者成为一种直播通用工具,多平台运营。在合作上,虚拟主播可以跨平台跨区域跨种族甚是跨物种进行,不同级别的主播还可以联动直播,强强联手,以老带新。
(6)平台政策支持
互联网的竞争在于流量竞争,作为淘宝MCN战略之一,虚拟主播能够得到更多政策和流量倾斜的话,对于许多难以获得主播青睐但有较强的文创属性的产品来说,不失为新的出口。
2. 劣势
(1)表现力欠缺
虚拟主播与影视动画和真人主播在表情和动作表现上是有所区别的,虚拟主播需要在表情和动作上符合人物设定又要有直播互动的真实感,甚至完成一些真人做不到的动作。目前虚拟主播多是有中之人(扮演者)穿戴动捕设备进行表演,需要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而且与动捕设备有一定的磨合过程,语言举止方面前期训练必不可少。
(2)直播经验欠缺
虚拟主播的中之人一般擅长配音和角色演绎,但在营销,互动引导,场控等方面缺少直播经验,需要在前期做好直播带货相关训练,在维护好虚拟人设的前提下展现直播带货技能。
(3)商品演示受限
虚拟人物与产品在物理与心理上的距离都较远,因无法与产品互动,多数案例中虚拟主播是和真人主播合作直播,需要靠真人协助讲解和演示产品。虚拟主播不能获得“亲身体验”,导致其推荐的可信度相对较低,这让一部分如服装、美妆等产品很难达到理想的推广效果。
(4)虚实融合
目前虚拟主播直播带货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真实直播间(包含真实背景、真人主播/商品)+虚拟主播,这种情况下通常是在直播软件中导入包含透明背景的虚拟主播视频流,叠加在真实直播视频流之上。
这时需要考虑虚拟主播在真实场景下的融合度问题,避免空间的割裂感确保融合效果。另一种是虚拟背景+虚拟主播+真人主播/商品,这种情况下真人主播/商品需要出现在绿幕背景中,并在导入直播软件时扣除绿幕,与虚拟背景和虚拟主播进行叠加,这时需要考虑真实人/物在虚拟场景中的融合效果以及画面组织问题。
(5)技术成本高
模型塑造成本:目前3D模型的塑造成本很高,现有案例中大热IP的模型在立体感、五官毛发细节、材质、打光、等方面效果较好;但知名度比较低的IP中,大多模型效果差,人物不生动纸片感强;
动捕设备成本:目前可以利用摄像头跟踪中之人面部表情,这部分成本较低;动作捕捉仍需穿戴动捕设备,最便宜的动捕设备也要一两万,且捕捉精度难以保证,也会出现某关节点跟踪不上需要重启设备及使用时间有限的情况,当然还要考虑场地问题;
动画制作成本:对于一些动捕设备难以实现的动作效果(如:拍手会导致穿模或无法接触到),需要由动画师为人物设计一些常规或者特效动作,作为动捕设备的补充;如果不用动捕设备的话,就需要做很多动作来配合语言。
(6)破圈难度
新事物总是较难被接受的,何况是虚拟的事物,虚拟主播在现实生活中的推广传播,需要考虑到年龄较大的群体和路人群体的信息接收成本。
虚拟直播软件优惠 qq:821081610 电话13785208521